FreedomWing 自由翼

作者: 凤凰
查看: 1336|回复: 0

[转帖] 小时候没哭够的孩子,长大后很难拥有好性格!

[转帖] 小时候没哭够的孩子,长大后很难拥有好性格!

[复制链接]
凤凰 |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: 2021-11-16 11:10
凤凰 发表于: 2021-11-16 11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查看: 1336|回复: 0
本帖最后由 凤凰 于 2021-11-16 11:11 编辑



表哥攒了一个局,把这个城市里的兄弟姐妹,都聚在一起吃个饭。等了好久,军表弟才来,外面下着雨,他骑车来的,大家关心地问,他也只是点点头笑笑,没有过多的话。大家吆喝倒酒,军表弟摆摆手,拿了碗去盛饭,默默吃完饭,就在旁边玩手机了,一晚上话都不多。

其实,我们都习惯了军表弟这样,但他不是从小就这样的。小时候的军表弟,是一个很活泼调皮的孩子。因为调皮就会经常闯祸,就会被舅舅训。

给我印象最深的是,军表弟特别能哭,每一次他哭的时候,舅舅就拿着一个小棍子站在旁边说:“不准哭,给我忍住!”如果忍不住就要挨打,每次看着军表弟一边抖动身体,一边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的样子,真的好可怜。

有了孩子以后,经常会看一些儿童心理学的书籍,才明白了,军表弟的性格变化是有原因。正是他长期的情绪被压抑,所以才导致了今天,他会成为一个默不作声,不爱说笑的人。



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我承认自己也遇到过,在批评和训斥孩子以后,他们情绪失控,大哭大闹的时候,我会厉声阻止他们:“不准哭,不准叫。”

这种情景多么常见,孩子们在一起玩,因为争抢玩具发生了争执,得不到心爱玩具的小朋友在哭闹,旁边的家长说话声音的分贝也很高:“你要是再哭,我就带你回家了。”

在超市里,孩子想吃糖果,被拒绝了,开始哭闹起来,家长烦了,什么办法能让孩子赶紧停止哭,就用什么办法,甚至,不惜用拖走或者捂着嘴巴的方法。

《妈妈是超人》的节目里,冉莹颖带着两个儿子,生活是可以想象的一地鸡毛。不过,在处理两个孩子矛盾的时候,她的方法却很赞。

有一次,大儿子邹明轩和弟弟邹明皓因为争抢一个玩具,发生了冲突,一个大喊“这是我的”,一个大哭“哥哥欺负我”。面对这样的场景,冉莹颖很淡定,只是帮两个孩子穿好衣服,让他们站在门外“反省”一下。在门外,大的继续在喊,小的继续在哭,但是过了一会,哥俩就握手言和了。

冉莹颖采取的方法,就是情绪释放法。

孩子哭闹,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大人所以为的“手段”,而是释放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,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释放,时间久了,他们的人格会不健康。



新闻上,总是会报道这样的事件,某一个平时人缘特别好,为人善良的人,却做了非常出格的事,可能是杀了人,也可能是自杀。

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他只擅长表现出自己的好,而负面情绪被习惯性的压抑,时间久了,他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,变得不健康,总有一天,他要为这个情绪去买单。

一个人的情绪,长期被压抑,渐渐地,他就会失去感受力。因为在要求孩子去克制这些负面情绪的同时,他的一些正面情绪也被隔离了。

正如我的军表弟,小时候挨打了也不准哭。他是忍住了哭,这种负面情绪,他没有释放出来,时间久了,他心里的正面情绪也被阻碍了。得到了一件心爱的玩具,他再没有了昔日的快乐。长期的压抑情绪,让他的感受力已经麻木了。



孩子的情绪犹如水,堵则决,疏则通。想要收获一个人格健康,性格开朗的孩子,家长应该允许且鼓励孩子,将情绪合理释放出来。

首先,家长应该做到积极倾听,去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感同身受。

比如,孩子想买一个玩具,可是,出于理智考虑,你并不能把这个玩具买给他。那么,你可以跟他说:“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,妈妈也有很多想买的东西,但是,我们不能把它们都买回家。”

描述事实,体验孩子的感受。但是不要使用反问的语气,比如:“你特别想要那个玩具吧?”,因为反问,也是一种变相的质问,这样的说话方式,让孩子感觉自己没有被同理到。

家长都会遇见这样的事,孩子摔倒了,很疼,可是他没有哭。如果旁边有一个人说话,也马上会被制止,因为家长觉得这个人开口说话,会让自己的孩子哭起来。

正确的做法就是家长要当这个说话的人,在孩子摔倒的时候,说一句:“我知道你特别疼,先站起来,让我看一看。”

摔疼了,当然要哭。为什么疼不可以哭,孩子不哭,是因为被大人社会化了——疼也要忍住。情绪对于孩子来说,是没有好和坏的。

孩子应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,正常去表达这些情绪,让自己的“河流”正常的运转,才不会被堵塞。其次,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共情才是正确的方式。



在阻止孩子去做某一件事的时候,很多家长会采取命令或者质问的方式,觉得这样才符合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态度。

孩子在哭闹的时候,家长可以走上前去拥抱一下他说:“我知道你很难过。”这不是妥协,也不是示弱,而是,帮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,也会尽快让他恢复平静,可以心平气和地和你沟通,他也会理解你,原来,你不是站在对立面,你是和他在一起,你有你的苦衷。

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,他们会哭也会笑,负面情绪被释放了,正面的情绪才会被表现出来。我们家长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社会化了,强迫他们接受,哭是不对的,笑才是最好的。



人就像是一条河流,而这些负面的情绪,就像是河流里的“垃圾”,如果不及时“清理”,也就是让它们释放,就会堆积得越来越多,就会堵住,那么这一条河流,就会变成一条死河,不再有生命力。

从今天开始,不要再阻止你的孩子哭,喜怒哀乐,像是孩子身上的音符,有了它们,孩子在人生道路上,才会弹奏出最好的音乐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x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FreedomWing 自由翼

GMT+8, 2023-10-1 15:58 , Processed in 0.069027 second(s), 7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 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